...
文化中国行
  • 哈喽大家好,我是爱旅行的Sisi!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既是盛夏的顶点,也是夏季的收官之节。此刻我在被誉为“火洲”的吐鲁番,邀你一起来感受真正的热情似火!大暑,是农人争分夺秒的“双抢”黄金期——“抢收”早稻,颗粒归仓;“抢种”晚稻,不误农时。其背后,是中国农耕文明在时令节奏中锤炼出的生存智慧。此时的吐鲁番,火焰山的地表温度最高可达70℃以上。但越是酷热,越能孕育甜。葡萄沟里,一串串绿宝石般的葡萄挂满藤架,空气中弥漫着果香。这份甜蜜,源于一个两千多年前的伟大发明——坎儿井。地下水脉穿越沙砾,悄然滋养万亩果园,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在世界其他地方,人们也以不同方式与酷暑“和解”:在日本,这一时节恰逢“土用丑日”,人们会吃上一份鳗鱼饭,为身体“充电”;在韩国,人们常在三伏天以一碗热腾腾的参鸡汤补气祛暑;在泰国,守夏节拉开了雨季安居的序幕,人们点燃蜡烛、送灯入庙,用宁静与仪式感回应盛夏的炽热。

    2025-07-22

    2025-07-22

    2025-07-22

  •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当炽热的阳光裹挟着热浪而来,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悄然而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以它独有的热烈,将盛夏推向顶峰,奏响天地间磅礴的生命乐章。古人观天察地,以细腻的感知为大暑勾勒出三候的注脚:“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当萤火虫点亮暑夜,湿热的土壤孕育蓬勃生机,频至的大雨送来短暂清凉,世间万物都在默默积蓄穿透酷暑的力量。面对无孔不入的暑气,中国人的智慧在唇齿间绽放。鲁南地区的人们讲究“喝暑羊”,羊汤馆里白汽蒸腾,一碗滚烫鲜美的羊肉汤下肚,大汗淋漓间就带走了体内积热;福建莆田一带有“过大暑”的习俗,甜甜的荔枝、温补的羊肉、香醇的米糟,不仅滋养身体,更是亲友间互赠的礼物,饱含着健康平安的祝福。

    2025-07-22

    2025-07-22

    2025-07-22

制作单位:鞍山新闻网
·策划:良月 ·美工:王鸯 ·编辑、制作:全鑫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18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辽B2-20150311. 网站备案号:辽B2-20150311-1
鞍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15 www.qianhuawe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