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大批南迁候鸟飞抵台安“补给站”


金秋时节,随着气温下降,作为东亚至澳大利亚候鸟迁飞路线上的重要节点,台安县境内迎来了大批南迁候鸟。目前,辽、浑、绕阳河及大麦科湿地保护区内候鸟集群明显,“空中旅行者”们在此养精蓄锐,构成秋日里灵动壮阔的生态画卷,且今年候鸟数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

台安县是东北亚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也是亚洲水禽的栖息繁殖地,其保存的原始沼泽生态系统,凭借广阔水域与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成为候鸟迁徙路上的“补给站”。如今,大麦科湿地保护区内芦荡鎏金、碧水映天,白鹭、琵鹭、鸬鹚、普通秋沙鸭等珍稀鸟类频繁活动,时而逐水嬉戏,时而伫立休憩,尽显自然野趣。台安县摄影家协会主席李东奎表示:“最近特别幸运,拍到了两百多只大群琵鹭,这几天正是鸟类集群最多的时候,天上满是飞鸟,场面非常壮观。”

为了保障候鸟顺利停歇、安全南迁,台安县自然资源事务中心全面开启“护鸟模式”。通过搭建生态智慧感知综合管理平台与运用无人机监测,实时掌握候鸟栖息、活动动态;同时加密日常巡逻频次、扩大巡护范围,对候鸟主要分布区、迁飞停歇地、集群活动区等重点区域强化管控,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构建起“水、陆、空、点”立体化巡护体系,实现“时间全天候、地域全覆盖”。

据了解,每年9月至10月是台安县候鸟南迁的关键时期,今年预计有超5万只候鸟在此停留,涵盖雁鸭类、鹤类、鸥类等20多种,其中包括东方白鹳、丹顶鹤、琵鹭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前,候鸟栖息状态良好,已有大部分雁鸭类鸟类分批南迁,当前正值迁徙高峰期,预计未来半个月迁徙将接近尾声。

此外,在候鸟迁徙季,台安县自然资源事务中心还持续关注候鸟情况,一旦发现因受伤、体弱等原因无法顺利迁徙的鸟类,将迅速开展救治。随着生态保护与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台安县保护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恢复,吸引了更多鸟类前来栖息繁殖,成为候鸟迁徙途中名副其实的“温暖驿站”。


责任编辑:韩萧阳

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举报电话:0412-22244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18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辽B2-20150311. 网站备案号:辽ICP备2024018201号-1

鞍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2 www.anshannews.cn.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