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辰
2025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回顾历史,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有助于凝聚全市力量,为鞍山振兴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丰富内涵
抗美援朝战争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签字,历时2年零9个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次出国作战,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抗美援朝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精辟揭示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启示,为我们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提供了科学指南。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刻把握抗美援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铭记伟大胜利,发扬斗争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激励全市干部群众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困难挑战,奋力实现鞍山全面振兴新突破。
鞍山为抗美援朝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辽宁毗邻朝鲜,既是抗美援朝战场的大后方,又是全国支援抗美援朝的最前线,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是抗美援朝出征地。鞍山位于辽宁中部,是全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抗美援朝战争中,鞍山人民与全省、全国人民一道,通过组织青年参军参战、生产军工物资、组建担架队、捐资捐物等多渠道支援前线,为最终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搭建起了抗美援朝战场的“钢铁生命线”。
资料显示,1950年10月至1953年,鞍山地区共有1660名青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战场上英勇杀敌,他们中许多人荣立了战功,也有许多人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鞍山开展了大规模生产军需钢铁的支前运动,鞍钢把军工生产放在优先地位,全力以赴、争分夺秒地生产方便耐用的军镐、军锹共计36万把,以及飞机用的副油箱等其他大量的军工物资,有力地支援了前线。
70多年来,硝烟虽已散去,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到鞍山这座城市的血脉之中,成为城市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以抗美援朝精神赋能全面振兴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就是要凝聚共识,锚定目标任务,汇聚起推动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
坚定必胜信念,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全市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紧盯目标不放松,确保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健增长、好于预期,为实现鞍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实现目标任务不会一帆风顺,发展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困难要克服,还有一些短板弱项需补齐。我们要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坚定信心、加压前行,不回避问题、敢啃“硬骨头”,坚决按照市委的部署要求,把各项工作措施落实落细,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压实各级责任、调动一切力量,围绕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加大改革推进落实力度,从“解剖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在攻坚克难中向着目标扎实迈进,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勇于克难奋进,群策群力加快发展。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鞍山人民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积极开展支援前线工作,以钢铁般意志践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使命与担当。众人拾柴火焰高。全面振兴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利用一切积极因素,调动一切力量,形成强执行、抓落实的强大工作合力。要聚焦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种重点工作,群策群力、攻坚克难,持续优化企业服务,大力推动产业协调发展,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扎实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兜稳兜牢民生底线,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身体力行践行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擦亮忠诚、干净、担当政治底色,在经济建设主战场、服务民生第一线冲锋在前,以实干实绩推动各项工作真落地、见真章、出实效。
进入四季度,时间不等人、任务不等人,必须只争朝夕、大干快上。鞍山振兴发展进程中,没有人是旁观者,每一个人都是参与者、建设者、见证者,每一个人的贡献都至关重要。只要全市上下万众一心、团结奋进,就一定能够战胜各种困难,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鞍山篇章。
(作者单位:鞍山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