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 海
春节前夕,云南镇雄县发出的一份“关于抵制滥办酒席的倡议书”在群众中引起热议。在当地,除了婚丧嫁娶外,搬家、孩子剃头、满月都有人设宴请客,而春节的“人情随礼”开支更是一笔很大的经济负担,但碍于情面又有苦难言。这次政府部门发文抵制滥办酒席现象,能够减轻群众经济负担,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风尚。
这些年,有些地区的人情往来逐渐变了味,甚至成为了一种负担。就拿春节之际给小辈准备压岁钱为例,互相攀比的现象很普遍。在不少地方,随礼金额也是水涨船高,攀比之风盛行。一场场酒席,仿佛成了人们展示财力和人情的“舞台”,礼金的多少似乎成为衡量关系亲疏的重要标准。为了在人情场上“不丢面子”,哪怕自己的经济状况并不允许,也不得不硬着头皮送出高额礼金。这种现象不仅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功利化,也让原本单纯的祝福掺杂了太多的物质因素。
作为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以“礼”为核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礼仪规范。随礼作为一种礼仪行为,体现的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然而凡事要有个限度,随礼也需要有个标准,应该让无论是生活宽裕还是经济条件较为拮据的人,都能够轻松地参与进来,不必为了随礼而节衣缩食。从情感层面来讲,随礼不只是金钱,而是一份真挚心意的表达,这种纯粹的情感互动让人际关系变得更加淳朴、温暖。送出祝福不被高额礼金裹挟、不给随礼的人造成经济负担,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融洽,互助、和谐之风才能得到进一步树立。
要从根本上解除压岁钱、随礼以及彩礼的困扰,政府相关部门推动是关键,广大党员干部也要发挥好带头作用,争当移风易俗的宣传者、倡导者和践行者,敢于对酒席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进行监督和批评。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加大宣传力度,让人们充分认识到,人情往来不应被物质所束缚,祝福的本意应该是真诚、纯粹的。各地都应当行动起来,结合各自实际,加强源头治理,避免办席过多过滥,摒弃陈规陋习,让随礼回归祝福本意,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