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个维度加强铁东区全面振兴 理论与实践探索

陈志琨

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以及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以重工业为主的传统产业结构,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鞍山市铁东区作为一个具有较强工业基础的区域,在东北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具有独特地位,在增强区域竞争力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结合铁东区的实际情况,从五个方面加强理论与实践探索,奋力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

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挖掘传统产业潜力并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围绕鞍钢上下游产业链,做好建设新型都市工业示范园,吸引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产业新增长极。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为方向,深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传统制造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

做好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谋篇布局。三年行动实施以来,铁东区重点发展金融、健康、数字等现代服务业,打造中央商务区和都市工业园,形成“传统+新兴”双轮驱动的产业格局。要继续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机遇,统筹推进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产业生态建设,形成更多能够引领产业升级的新兴产业,抢占新赛道,积蓄新优势。

东北全面振兴,归根到底靠改革开放。

改革的重点是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制度创新。要强化全区党员干部“刀刃向内”的改革担当。以“万件清理”行动整治营商堵点,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项目管家责任制,推动“一网通办”和政银企合作,保障重点项目落地。针对营商环境堵点痛点,可以设立“党员攻坚专班”,以更大决心、更实措施推进“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工程审批“极简模式”等制度创新,形成可复制的改革案例。

开放的重点是开放合作与产业承接。要继续深化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移对接,积极融入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强化央地合作与国际合作,深化与南京等对口合作城市的产业链协同,共建飞地经济园区,打造开放合作新标杆,推动开放型经济提能升级。

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坚持城市更新与乡村建设协同发展,通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都市工业园等项目建设,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将老旧小区改造列为“一把手工程”,建立“群众点单—党员领办—纪委监督”机制,重点解决加装电梯、适老化改造等群众关注的“关键小事”,推动各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以美丽乡村建设和高标准农田项目为依托,推动农业现代化与农村产业融合,强化粮食安全保障。

坚持治山、治水、治城一体推进,实施千山南麓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城市绿廊和口袋公园,推动矿山废弃地转型为生态农业园。

完善“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增设地下管网智能监测系统,建设社区应急避难点。推广“党支部+网格员+志愿者”模式,构建“15分钟应急响应圈”,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注就业与民生保障,打造“充分就业城区”,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的获得感。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夯实教育科技与人才支撑,积极配合落实“钢都英才计划”,通过产学研合作和“双创”高地建设,加强创新主体培育。

通过红色文化与工业遗产保护相结合,将铁东区打造成“钢铁工业+红色文旅”融合示范区。开发鞍钢博物馆沉浸式体验项目,串联孟泰纪念馆、雷锋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推出工业研学路线,培育文化创意、数字文旅等新业态。讲好孟泰精神、雷锋精神等红色故事,激发企业创新动力,形成“以文促产、以产彰文”的良性循环。

加强基层治理,在社区设立“红色议事厅”,组织老党员讲述鞍山革命故事,引导干部群众参与“微改造”“微服务”等自治项目,增强责任意识。建设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开设社区“四点半课堂”,打造红色研学实践基地。巩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成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下沉,提升全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

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加强党建引领与责任落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清单化推进各项工作,深化“揭榜挂帅”机制,完善项目包保责任制和考核机制,确保政策措施落地,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发展实效。

加强廉政建设与作风整治。以营商环境专项整治为抓手,严查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以“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根本遵循,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克难奋进的行动力量,在产业转型、改革攻坚、城乡建设、文化传承、管党治党中践行使命担当。

总之,要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改革开放为动力、城乡融合为基础、文化自信为灵魂、党的领导为保障,加快形成“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的产业生态、“制度创新+开放合作”的发展动能、“城乡统筹+民生优先”的共富路径、“科教兴区+文化铸魂”的精神支撑、“党建引领+廉政护航”的政治保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奋力实现铁东区全面振兴新突破。

(作者单位:中共鞍山市铁东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

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举报电话:0412-222440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21120180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辽B2-20150311. 网站备案号:辽ICP备2024018201号-1

鞍山新闻网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2 www.anshannews.cn. 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