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行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新征程上,我们要立足实际,围绕重点,从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方面加强实践探索,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活力动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加强产业规划 引领乡村绿色发展
产业振兴是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源泉,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岫岩坚持以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为乡村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引进优质的农作物品种,推广绿色种植技术,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如草莓、蓝莓、小柿子、香菇、鸡蛋等。进一步建立完善“政府引导、多元参与、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形成食用菌、柞蚕、绒山羊等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
在发展农业产业的同时,我们要充分挖掘温泉疗养、田间采摘体验等特色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要引导农民发展现代服务业,因势利导提供创业就业培训等服务,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展新空间。要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体部署和乡村建设行动要求,立足资源禀赋,科学编制乡村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培育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推动乡村建设行稳致远。
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促进乡村生态振兴
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目标是建设适应现代生活、体现乡土风貌、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乡村。今年3月,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了岫岩迎来成群结队的苍鹭回归,展示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生态画卷。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整合社会资源,把各种力量集中到乡村建设,推动农村旧貌焕新颜,守护绿水青山,留住美丽乡愁。要加强生态资源保护,严格落实林长制,加强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开展植树造林、森林抚育等工作,激活乡村生态振兴。
生态资源和人文资源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基础。岫岩已连续举办七届千亩映山红旅游节,映山红花海成为岫岩文旅产业发展的一张耀眼名片。同时,结合当地满族文化、玉雕文化,推出一系列文化旅游产品和线路,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玩、消费,有力促进了乡村文旅产业发展。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国北方重要旅游休闲目的地”的发展定位,以融入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为依托,加快“中国玉都、生态水乡”建设步伐,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深度挖掘自然和文化资源,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花更美,真正实现产业兴起来、乡村美起来、文化活起来、群众富起来。
聚焦环境整治 打造乡村宜居环境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岫岩以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为重点,紧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一重要任务,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脏乱差环境问题,大力实施卫生改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工程,持续创建美丽乡村、清洁村庄,全力实现人居环境“五个漂亮”,即党群服务中心漂亮、村庄漂亮、庭院漂亮、道路漂亮、河道漂亮,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增添活力。环境建设没有止境。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将环境整治作为提升村民生活品质、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加快实现村庄清洁行动的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化,扎实推进村容村貌改善。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紧紧围绕增进农民福祉和改善农村精神风貌,以通俗易懂、群众易接受的方式加强宣传教育,充分激发农民“自己的家园自己建”热情,提高参与美化家园、靓化环境的积极性,变“等着干”为“主动干”,更好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让乡村既充满活力又整洁有序。
“村看村、户看户、农民看支部”。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要以党建为引领、联系为手段、发展为目的,纵深推进村(社区)和各类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建共治,实现基层治理和产业发展“1+1>2”的效果。要建强党的基层组织,增强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健全村规民约,凝聚多方合力,明确职责任务,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的意愿,优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好地调动起农民参与乡村建设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事关乡村振兴的社会工程,也是事关农民福祉的民生工程。我们坚信,只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调优农业结构、打造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保护、擦亮乡村底色,强化环境整治、提高生活品质,就一定能够推动岫岩乡村环境焕然一新,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作者单位:中共鞍山市岫岩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