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东
苏兰朵文学创作起点高,2005年开始正式写诗,随后自费出版个人首部诗集《碎·碎念》,并获得第五届辽宁文学奖诗歌奖(2007年)。老友苏兰朵出道文学已二十年,并逐渐走向跨文体写作,小说、散文、剧本,包括近些年的非虚构写作,样样出彩,尤其小说创作主导了她的文学秩序和走向。而诗歌是苏兰朵倾力文学的初志和根蒂,虽相对写得不多,却一直是她文学信念的重要支撑和灵感花火。
苏兰朵诗歌语言具有辛波斯卡式的优雅和质感,包括对日常生活沉浸式的体验和斟酌。《旅人》《诺拉·琼斯在歌唱》《此刻》展现了苏兰朵诗歌写作鲜明的个人风格,敏锐的感知、对时空与存在的思考,贯穿始终的漂泊感与寻求安顿的渴望,以及语言上追求简洁、自然、优美,并蕴含内在的音乐性。分别解析其诗三首:《旅人》中的“悬铃木”“广玉兰”象征陌生的江南风物,与“山海关外的小城”形成空间反差。“丝绸”“花雕”暗喻江南文化的精致温润,而“旅人”以酒自喻,揭示身份的错位感。从“行走不会成为历史”“远到回首明月吟出唐诗”,最终抵达“逝退成光阴中的点”,将个体生命轨迹融入文明长河(兰亭飞墨),消解了地域隔阂,在时间维度上完成精神还乡;《诺拉·琼斯在歌唱》为苏兰朵最为擅长的音乐叙事,“琴师调乱胭脂”以视觉写听觉,“忧伤有透明的翅膀”使情绪既具象又抽象,构建出独特诗意。爵士乐的即兴感被转化为“持续绽放”的律动,咖啡余香表露现实与梦境的交界。表面写忧伤,实则通过“身体开花”的意象,展现艺术对苦痛的超越,而“绽放”的节奏呼应了诺拉·琼斯慵懒而充满生命力的演唱风格;《此刻》属于存在主义的解构与重构,连续三个“不再是”剥落理想主义的外壳,“信仰如河流”的比喻宣告个体精神的独立。当相遇剥离附加意义,“狭窄小路”与“未知大河”构成生存境遇的缩影,前者象征个体选择的有限性,后者暗指命运洪流的不可知,进而升华为对生命归途的终极思考。
汉语诗坛素有“知识分子写作”的定义:诗写者首先是一个有独立见解和立场的知识分子,其次才是一个诗人。他们通常受过良好教育,具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对社会、历史、文化等问题有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小说家兼诗人身份的苏兰朵可归入这一类,首先她受过良好教育,做过多年的电台主播,对音乐、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均有深入研究,这些成为了她跨文体创作的底气和背景,同时也为其诗歌带来了不一样的内核和感觉,正如她所言——诗歌,说到底是人结出的果实。我还是赞同贡布里希说过的那句话,“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我们追寻诗歌的艺术,其实是在追寻人生的艺术。艺术不是换取物质的果实,艺术只是艺术家精神世界的解释和可能的解释。
苏兰朵现已成为鞍山文学创作队伍的领军人物,小说、诗歌、散文多次获得包括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辽宁文学奖等国家和省级重要文学奖项。漂泊与安顿,自觉与觉他,在时空流转、文化交织、个体存在的精神图景中,苏兰朵诗歌是对现代人精神领域的有效提纯,也是对生活意义的温柔确认,正如她所喜欢的诗人狄金森的内省、李亚伟的锐利、多多的深刻以及作家卡夫卡的存在之思,都能在她的诗作中感受到相关回响,也使得她成为当下辽宁诗界的代表诗人之一。
苏兰朵,满族。中国作协会员、国家一级作家、鞍山市作协主席。著有小说集《寻找艾薇儿》《白熊》《嗨皮人》,长篇小说《吉祥如意》《声色》,诗集《碎·碎念》,随笔集《曳航船》《听歌的人最无情》等。曾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奖、林语堂小说奖、辽宁文学奖等奖项。小说《寻找艾薇儿》被改编为同名话剧,小说《歌唱家》被改编为电影《假爸爸》。有诗歌、小说作品被翻译为德文、日文等。
旅人
悬铃木是一种值得猜测的植物广玉兰只在书上见过几处袖珍院落、水、局促顺着初夏的气候进入一种需要丝绸的生活沉默并不能解除口音兼及一些关于雪的怀念我是江南的旅人和很多旅人一样曾误以为自己是一壶被深藏的花雕因此不能释怀我的行走不会成为历史像江南一样被牢牢记住成为内心的遗憾、优越或纠结但是我可以行走得更远远到回首明月吟出唐诗我的故乡山海关外的小城以及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大漠孤烟悲壮的雪片勾勒出江山都没有什么分别或者还可以继续行走下去逝退成光阴中的一个点然后与我的子孙连成线迟疑终将被永恒消解便如当年的兰亭,今时的飞墨
诺拉·琼斯在歌唱
半醉的琴师调乱了胭脂蓝色的眼睛掉进蓝色的海洋忧伤像海水中的飞翔有透明的翅膀我不忧伤听诺拉?琼斯在歌唱进入一场远在云端的爱恋让身体开出花来持续不停地绽放绽放一场接一场的梦境温热地徘徊于一杯咖啡的袅袅余香
此刻
此刻,相遇的已不再是理想文字所能企及的那部分不再是
令人遗憾和原谅的纯洁
哀愁或者别的什么类似雨中鲜花之类的词汇
不再是
我们站在这里
信仰已经与彼此无关,它像
日日如河流般缓缓前行的时间
让各自变得简单,变得
拥有绵绵生长的耐心
和平静的孤单
此刻,遇见
已很令人悄悄喜悦
脚下的狭窄小路已所剩无几
至于通向哪里
通向哪里,谁知道
那些大河最终都
通向了哪里
诗人问答:
你是哪年开始写诗的?
苏兰朵:2004年。《碎·碎念》这本诗集中的作品基本是在2004、2005两年期间完成的。
生活中什么(经历或事件)对你写诗有一定影响?
苏兰朵:读诗、与诗人接触、参加诗歌沙龙活动是促使我写诗的几个因素。结果拿起笔就停不下来了。
你喜欢哪些诗人或文学家(重要的两三位)?
苏兰朵:最喜欢的作家一直是卡夫卡。诗人喜欢狄金森、李亚伟、多多。
简要诗观?
苏兰朵:诗歌要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和思想,语言应简洁、自然、优美。
你正在从事的(工作或其它)?
苏兰朵:今年主要的创作工作是完成一部长篇小说和一部电影剧本。
反过来,写诗对你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苏兰朵:写诗让我认为一个人应该活得真实,表里如一。它让我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
除了写诗,你最喜欢做的(爱好或习惯)?
苏兰朵:读小说、听音乐、看电影。